省文聯在夢都大街,他每天自駕往返于岱山與單位,已經持續5年。作為生活在岱山的“居民作家”,這幾年的時光里,他對急速飛奔的中國城市化進程感同身受。從2021年初夏起,他開始深入西善橋街道采訪,為寫作《韩国理论电影在线》(以下簡稱《合力岱山》)積累素材。
孟昱是江蘇文壇的后起之秀。在江蘇省委宣傳部“名師帶徒”計劃首批文學類結對者中,他成為江蘇省文聯主席、著名紀實文學作家章劍華的徒弟。他的首部紀實文學《鐘山星火》初稿形成后,章劍華在情節構思、文筆用法等方面給予不少指導。將《合力岱山》列為他的新寫作計劃,也是受了章劍華的點題。章劍華應邀為“向善家長學?!钡暮⒆蛹议L們講課,在了解到岱山的做法和變化之后,給孟昱出了題。
他說:“從2013年首批居民入住岱山至今,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了99棟高層住宅,總計32151套房屋,陸陸續續迎來了10多萬居民,岱山新城也由此成為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區。最初的幾年,這里人口聚集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公共設施和服務增量的速度。那時,‘臟亂差、秩序亂、難管理’成為岱山揮之不去的社會治理‘頑疾’,治理之難可想而知?!?/p>
2016年秋,孟昱通過應聘考試被省文聯招入。孟昱剛到南京工作時先是租房居住,后按南京市政策可以申請購買共有產權房。搖號選戶型那天,他第一次去了岱山。映入眼簾的是施工的地方和不施工的地方一樣塵土飛揚,沿街綠化覆蓋率低,也沒什么景觀,商業網點更是零零散散,未成氣候。
西善橋地區自古便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這里目前有新石器時代“太崗寺古文化遺址”、商周時期“黃家山古文化遺址”以及漢代文化遺址等,曾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充滿文化積淀與傳承?,F在,沿著秦淮新河從西向東,韓府山、牛首山、將軍山、大石湖、岱山及魚嘴片區串珠成線,山水城林特色顯著,是南京打造全域旅游一條不可或缺的黃金走廊。岱山的教育資源也十分豐富,有7所幼兒園、3所小學、2所初中和1所高中,基本都是南京本土名校的分校,擁有深厚的辦學經驗和優秀的師資力量,鑄就了岱山片區不可多得的教育優勢。
如今的岱山,道路干凈整潔,綠樹成蔭,人人向“善”,文明祥和。這一切因何而成?孟昱帶著這些問題,利用幾個月的工余時間走街串戶,深入居民家中采訪,僅與西善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徐立、西善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汪國勇、“理想教育小鎮”推進辦主任丁耿杰等促膝長談,就至少三次以上。
在孟昱眼里,岱山可圈可點的地方太多了,有風景如畫的白家山名人銘園,有氣勢恢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文化墻,有最美書店初見·知旅共同體,各個社區設施齊全、功能各異、服務優質的公共空間更是應有盡有。作為岱山人的他,驕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岱山實踐”的成功,引發廣泛關注。其中,僅南京市委改革辦《南京改革》期刊就連發三期專版作了詳細介紹。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教授在實地考察岱山后深受觸動。他認為,在破解保障房片區高質量發展難題的實踐中,“岱山實踐”可稱之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岱山樣板”,核心是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為落腳點。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許正中教授在參觀岱山保障房片區后強調,當地黨委政府探索的“書記領治、協商共治、教育促治”基層社區治理模式創新,使一個管理混雜落后的小區成為城市管理創新的新名片,實現了“資源在基層整合、服務在基層拓展、問題在基層解決、民心在基層凝聚”的社會治理“初心”。這充分說明,只有緊貼區域特點,緊扣需求問題,通過制度創新,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治理從“剛性治理”到“剛柔并濟”、社區鄰里由“淡漠疏離”到“守望互助”的轉變。
聚焦“民眾”這個服務對象,街道黨工委認識到,人,是事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黨工委了解到岱山原先大部分社區干部是從農村治理隊伍中轉型而來,文化水平相對不高的情況后,便在隨后制定的工作思路中明確強化“培養城市管理干部”這一職能,多次組織社區干部赴成都、杭州、上海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并根據工作需要及干部特點,每年分階段、分類型、分人群開展多輪干部培訓,走出一條干部轉型發展帶動城市治理水平提升之路??梢哉f,岱山這份厚重的成績單中,深嵌著工委對社區干部的良苦用心。
縱觀近幾年來岱山發展的沉穩足跡,西善橋街道工委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岱山特征、切中發展難題的頂層設計,作出了契合群眾心理的戰略決策。構建五部一室,創建精品社區,幫扶困難群眾,規劃醫衛事業,調整商業業態,打造教育小鎮……星光頻現,閃耀蒼穹,無不映襯著在岱山治理這場硬仗中,工委運籌帷幄、匠心獨具的奉獻精神。
在孟昱看來,真正的城市歷史,韩国理论电影在线是每個人的真實生活,匯聚成城市滾滾向前發展的動力,構成這個城市所獨有的特質和氣韻。作為岱山片區發展的親歷者,看到了“岱山新市集”活動時人間美好的煙火氣,看到了無車嘉年華活動中居民臉上洋溢的自信,看到了全民運動會中社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將這個城市歷史記錄下來,這恰恰是他寫作《合力岱山》的動因所在。
中國新聞社北京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南街12號 郵編: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術支持:中國新聞社網絡中心
友情鏈接: